2)第七零四章:拆分,重组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脑。

  合着大家干巴巴的在这里站了一个多时辰,就等来这么个让人迷茫不已的答复?

  “四大书院目前开设有哪些科目?”李元吉没管大臣们的反应,看向礼部尚书唐俭。

  “回陛下,目前开设科目一共十类一百五十五科……”唐俭暗暗苦恼着叹了口气,脸上表情很是委屈,一百五十五科啊,老夫哪能记住每一个科目?再说,书院只是归礼部管辖,但礼部要管的事情多了去了,自己是尚书,哪能记得这么清楚?把分管的侍郎叫来,他也未必能全部记下来,因为侍郎管的也只比唐俭少一半而已。

  “说大类!”李元吉愣了下,意识到唐俭会错意了,不过也暗暗的有些感慨,想不到已经有这么多科目了。

  唐俭猛的松了口气,大类好,大类自己能记住,连忙开口道:“一共有十类,分别为农业,工业,经济,政治,医科,理科,化学,法学,教育,地理。”

  这十类里面包含了所有相关的科目,若是放在后世,这十个类别,足以建设二十至三十座重点类大学。

  顾名思义,农业类就是包含了所有的农业科目,跟农业有关的全部都有研究,包括什么时候种植,如何合理的种植可以提高产量,研究不同状态植物的原因等等。

  工业的类别就比较多了,重工业,轻工业,船舶工业,机械工业等等。

  经济则分为民事,官方两个类别,课程不一样,毕业学生的对口单位也不一样,民事的主要就是学如何做生意,包括详细的调查什么的,官方要包含整个朝廷的经济统计,税收等等,这些在民营企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后面的基本都是这样的类别,而在此之前,这十类学科,在四大书院内是共存的,这虽然看似是资源的均匀分配,但实际上还是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浪费。

  虽然某个书院在某个区域内会稍微强一些,但是强的也是有限的,有时候也会因为经费的问题去红脖子。

  这么高科技的东西,李元吉并不准备让大臣们参与进来,因为有些道理,他们现在是不明白的。

  专业的划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不是说大家抽签子,抽到哪个就要哪个,这不现实。

  李元吉拿来了纸和笔,默默的将这十个科目记了下来,然后又取出一张新的纸,上面分别写上了五个地区的名字。

  长安,洛州,镇北,扬州,广州。

  有些专业是可以重复的,比如说医科,但重复也是有限度的,也是根据情况的,而在李元吉的规划中,除了洛州以外,其他四个地区都有医科。

  比如说教育,五个地方都有。

  “长安书院以后只有经济,政治,理科,医科,法学,教育这六类。”

  “洛州书院只有农业种植类,工业,化学,教育,地理这五类。”

  “镇北书院只有农业种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