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选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选择一个接班人,更在于稳定人心,至于合适与否,朕觉得你应该比朕更有魄力。”李渊不慌不急的说着。

  立储,合适的人选只有两个,嫡长子李承光,三子李承明,二子李承举虽然年纪只比李承光小一些,可毕竟是庶出,且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甚至连美人都不是。

  这样的先天缺陷,已经决定了他的命运,即便年纪较大,可他最终也只能去当一个王爷。

  除非李承光和李承明都死了,或者被李元吉视为不堪重用,而李承举又能压过其他的皇子,以及皇后不再生育等等。

  所以,在外人看来,太子的人选其实就是二选一,而李承光的几率大约为九成九,根本不是仅仅三岁的李承明可以威胁到他的。

  “一但确定了太子,其余皇子皆将不再接受现有的教育培养,儿臣担心承光将来无法适应,而此时亦无其他合适人选,以至于耽误了江山社稷,所以想再等等,至少也要等到承光十岁以后在考虑这件事情。”李元吉说出了自己的考虑。

  “有道理,至少不会在走上你们兄弟的老路,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朕不再过问了!”李渊点了点头,虽然早就猜到了,但还是想确定一下。

  要问李渊最怕的是什么?

  答案是怕以后的唐王室在继承人问题上出现类似的问题。

  然而事实的结果是,如果没有李元吉这么横插一杠的话,历史上李渊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自打李世民政变夺权以后,唐代的太子就没一个有好下场,先是李承乾李泰之争,最终便宜了李治,后面又是武后夺权,架空了皇帝,甚至登基为帝,改朝换代为周,再往后的一系列等等,反正第一个被立为太子的皇子,不是选择造反,就是被弄的落魄不已。

  李元吉虽然对后面的这些事情并不是全部都了解,但也知道唐代在传承上出现的问题。

  而前面不好的开端已经出现了,又怎么去制止后面的人不去效仿?

  李元吉并不觉得自己的这种方式是最聪明的,可在他看来,这却是最稳定的。

  一个朝代的传承,要的是稳定,而不是某些拥有奇发异想的人。

  汉景帝废刘荣改立刘彻,成就了一代汉武大帝,汉武大帝功劳是有,大大的有。

  可在他当政这几十年里,整个西汉被嚯嚯成了什么样子?普通人只看到了汉武时期的辉煌战绩,觉得那是个人人都很向往的时代。

  可稍稍读一下史书就会觉得,那是一个民不聊生的年代,任何人到了那里,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晚期的时候,能活下来就算不错的了,至于舒舒服服?还是做个梦比较靠谱一些。

  如果汉武帝晚期没有受人蛊惑逼迫刘据造反,西汉的衰落或许还可以避免,因为刘据是个很好的接班人,类似于文、景二帝那样的人,可以通过一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