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三五章:太子人选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的时间,去慢慢的让千疮百孔的汉朝休养生息,重回巅峰。

  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从某些层面来讲,唐朝的接班人历史,与汉朝的历史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所以李元吉搞出了这套并不怎么聪明,但却极为合适的规矩。

  一但确定了太子人选,其余所有皇子,都不能在接受跟太子一样的教育,除此之外,他们也不准再去触碰军政,甚至连过份的接触军政两届的官员都不行。

  朝廷会养着他们一辈子,让他们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他们则要放弃一些身为皇子的权力,甘心的去当那个什么心也不用操的闲王。

  而这种制度,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在选择太子的时候,必须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一旦选错了,再想去更换,没个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有个满意的结果的。

  所以,这种制度的容错率较低,但出现问题的概率也较低,皇帝无非就是才能的高与低。

  李元吉的想法就是,如果这一代皇帝没有什么才能的话,至少也要保证当他传位给下一代皇帝的时候,情况不要比他接位的时候差多少,只要他在人选问题上没有出错,后面自然不可能出现太多的问题。

  这套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太子的利益,让他可以有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去适应这个身份,学习一个太子应该做的,一个皇帝应该做的。

  坏处是太子会失去动力,没有竞争,一切都会显的那么的无所谓,似乎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

  甚至曾经有一度,李元吉甚至都想学习日本天皇制度,虽然挺看不起小日本的,但人家的天皇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到李元吉穿越的时候,都已经一百多代了,这个还是值得学习的。

  车厢内的气氛再次沉默了下来,父子二人也几乎是大眼瞪小眼的,稍显有些尴尬。

  李渊虽然心中有些怨气,但这种怨气却不好发出来,这事怪不得任何人,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

  平心而论,李元吉自登基以来,做的已经足够好了,至少比李世民好了上百倍,能够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出色,李渊应该欣慰才是。

  事实上李渊也很高兴,只是每每想起自己那两个死于非命的儿子,这心里便高兴不起来。

  人到老了,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以前的那些事情,甚至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让自己生上半天的闷气。

  路途还很遥远,这才走了一半都不到,李渊也不想接下来的路程就这么走完。

  于是从后面的其他车内叫来了两个人,正好四个人凑在一起在车厢内打起了麻将。

  虽然无聊,但麻将还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不大会儿的功夫,车厢内的气氛便转变了过来,欢声笑语的接连不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阴霾的气息。

  李渊自然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叫来的房玄龄和李勣,两人谁也不敢赢,就算手里的牌已经赢了,也总是要打出去故意输掉。

  李元吉则是为了让这个便宜父亲高兴,所以也是输多赢少,虽然筹码并不多,但还是让李渊乐的不能行,似是再次体验了把当年的威风。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