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精兵政策_史上最稳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这个儿子,看上去年岁小,不过十三岁,但是见识广博,想法超凡脱俗,并不会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假以时日,稍加磨练,必是大才。

  朱标想了一想,就道:“爹,北伐之后,北方才刚刚平定,这些地方有不少是望风而降,可既然今日他们能望风而降倒向我们,有朝一日,元廷卷土重来,他们见元廷势大,这些地方不是又倒向了元廷么?”

  “而且,这许多地方,皆是原先元廷的旧官旧吏,与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于新朝施行新政而言,不利,他们这些人,用着能放心么?对这些人,爹,您才应该做到封赏之后即可裁撤,换上自己这一方可靠之人。”

  “而这可靠之人,军中那些剔除下来的士卒,选出一些品行可靠之人,想来应该是不难的。”

  “此举还可充实地方,标儿,说的很好。”老朱听着也是露出笑容。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朱标和老朱二人聊的越发投机,朱标继续道:“军中那些品行不端之人,视其功劳,可以先教育为主,然后安插到地方,新朝初立,许多地方还是需要人手的,这些人,对爹您,忠心也算是有保证。”

  “这第二个问题……”朱标略微思索,道:“我曾经看书上说昔年汉唐之时,常备兵马不过数万,可这两个朝代,皆面临大敌,汉是匈奴,唐是突厥。”

  “其中有何诀窍,不能不引人深思。”

  “孩儿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落在精兵这个“精”字身上,汉唐士卒入伍,必是良家子,且要入军中,首先要经历重重考核,成绩为优者方会录取。”

  “这是第一点,第二,这些士卒入伍之后,所训练方式不同,相较于底层士卒,这些士卒平日里是士卒,可到了战时,完全可以担负起十夫长,百户这样的职务,孩儿相信,这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平常日积月累的结果。”

  “也因此,在书中可以看到,每次大战来临之际,汉唐这些军队出发之际,不过万余人,可真正到达预定战场,人数已经滚到了十多万人。”

  “总结来讲,就是多练兵,少养兵。”

  “地方上可以培养民兵,每岁不需要多,只需要保持一个月的训练便可,这样,到了战时,这些民兵便有了用武之地。”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赵宋得国不正,荒废武道,这民间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以致于我偌大中华武备不兴,被夷狄欺辱,此等教训,不可不鉴。”朱标又赤裸裸的鄙视了一番大宋。

  老朱也有些怀疑了,原先他觉得大宋还行,虽说不算是顶好的那一种,但勉强还说的过去。

  可现在,他发觉,自己是不是标准定的低了?

  这赵宋,好像也的确不咋的啊!

  和汉唐一比一瞧,卧槽,是真他么的辣鸡。

  一个北方小小的蛮夷从始至终都收拾不掉,而且还越搞越大发,以至于最后被人灭了国,貌似历史上那些大一统王朝都没有过吧?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