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8章 八六三计划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里,米娜旗下生意中直接效益增幅最大的,还不是肯德基,而是佳得乐。

  佳得乐工厂投产后,短短一两周,销量好得出奇,反正是有多少货卖多少,暂时也依然只能先供省内,最多再照顾一下邻居的直辖市沪江。

  经销商渠道都是现成的,原先进过红牛货的经销商,都可以同时兼卖佳得乐果汁,也就不存在重新建设。销售科的人坐在办公室里接接电话就把产能消化了。

  作为肯德基的招牌合作饮料、靠着两部美国大片贴片广告、宣传认定为“美国最有名的果汁运动饮料”,这个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而佳得乐的本土化降本工作又做得比可口可乐更好,毕竟含果汁的饮料,以86年国内农产品、水果价格的低迷,可以很好地把成本压下来,做到比在美国制造总成本低好几成。

  佳得乐最终的经销商定价是500毫升装8毛钱、建议零售价1元。这个价格比同期可口可乐还略微便宜一两成。

  产品规格方面,佳得乐有玻璃瓶装的也有塑料瓶装的,都一个价位,不过玻璃瓶的会以一毛钱一个回收瓶子,主要用在短途运输的市场,因为现在国内还只有钱塘这边唯一一个灌装厂。

  宗卿厚估算了一下产能和业绩的规模,估计今年九个月的时间,就能做到在国内市场乃至出口曰本市场累计销售1亿瓶,与此前原有的美国工厂基本持平——

  米娜问桂格麦片集团买来佳得乐的时候,可不仅仅是买个牌子,还是连带着把佳得乐美国工厂一起买下的,所以总价才要3000万美元。

  只不过,美国佳得乐一年也只有1亿瓶左右的销量。这个销量在美国运动饮料领域已经算最大销量的牌子了,因为运动饮料这个细分品类本来就比较小众。

  可美国那边成本高,一瓶出厂大约20美分、经销商零售卖一个quarter(25美分硬币,也就是四分之一美元,美国人习惯用这个计价,相当于投币电话打一次的起步价)

  所以算下来84年底米娜图谋收购时,佳得乐原先在美国也就一年两千万的营业额,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率极低,还不到10,连150万美元都不到。

  相当于收购的时候,米娜是按照20几倍的市盈率股价收购的,在80年代中前期这个市盈率在没什么想象空间的传统行业并不差了,桂格麦片集团肯卖这个本来就是收购来的子公司也就不奇怪了。

  如今,中国工厂投产后,只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在销量和利润率方面超过原美国工厂,也算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外资果汁企业注意到中国水果加工成本的低廉。

  虽然这种低廉也就持续几年,最多不超过十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物价上来之后,水果剪刀差就没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