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移花接木_功高权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坦克’,苏联当时的坦克都无法与之匹敌。苏联领导人一听,那还了得,怎么能让法西斯德国的坦克比我们强?于是,斯大林同志一声令下,命令著名的坦克设计师柯锡金马上研制威力更大、防护力更强的坦克。这就是t―4坦克出笼的经过。

  柯锡金这个人很牛皮,牛皮就是很厉害,他只用了短短二年多时间就研究出了t-4。

  等苏德战争一爆发,苏联军队才发现德国根本没有什么大型坦克。参战的都是他们已知的坦克。但苏军的高层领导并没有愤怒,反而欣喜,因为苏联最新研制的t-4在战场是无敌的存zài,苏联坦克师能横扫德国坦克师。德国只能靠数量优势才能打一个平衡。

  苏联领导一,现在的t-4太强了,生产周期长、成本大、驾驶员要求强,很有一种浪费资源的感觉,也影响了坦克的建造速度,影响了坦克师成军的速度。

  斯大林同志经过一段时间的权衡,毅然下令道:你们研发人员必须给我大幅度地降低坦克成本,简化制造工艺,简化驾驶员的素zhì要求,容许你们把它的性能稍微降低一些,但建造速度必须加快。他给技术人员的一个目标就是:我们的坦克在质量上不差于德国坦克就行,但在数量上必须超过德**队。

  于是t-4坦克的部件大量简化,工序大大降低。在成本方面,在94年制造一辆t-4需要269500卢布,在两年内,其成本一度减少到5000卢布,几乎只有一半。而且一般的妇女和儿童,甚至是伤兵和老人也能投入生产。”

  周围的工人听得津津有味,也有感叹苏联人太牛了,短短二年多的时间就研究出一种著名的坦克。我们仿制这么多年还是仿制不好。

  黄副总工的脑子比周围工人的脑子要聪明得多,听了郭拙诚的话,他想到了什么,就试探着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的发动机可能是在他们的简化版上仿制的?”

  郭拙诚说道:“不是!……,但也差不多。”

  黄副总工虚心地问道:“那么我们怎么改变呢?”

  郭拙诚说道:“提高发动机功率,方法不少,比如采取增压,比如增加压缩比,比如增加气缸直径,比如增加发动机的转速极值,等等,这些对于我们工厂而言太复杂,投资大,一时也难以成功。”

  终于谈论到与技术有关的问题了,黄副总工连连点头:“是啊,是啊,……”

  郭拙诚说道:“合理选择发动机的配气正时,保证最好的充气效率,就能改善发动机性能。如果我们能把苏联开始设计出来的那套系统学过来,就能提高进气充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自然增加。”

  这是一套灵巧的控zhì系统,采取机械和液压的方式来实现功能。与前世的采取电脑控zhì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自然无法相比,但比没有采取这套系统的传统发动机却好得多。

  其实这套系统并非苏联设计的,而是前世德国设计的,现在提前五年在这里出现。

  郭拙诚编造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移花接木,将这套系统的发明权安在苏联的身上,以减少别人的怀疑。

  他顺手拿起一根铁条,在地上画着原理示意图,一边画一边讲解。

  其他人听不懂,也不知道这个小孩子是说真的还是假的,他们散开了一些。

  黄副总工却是越听越心惊,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移动的铁条,耳朵死死地听着郭拙诚说的话,生怕漏掉一个动作、一个词。!~!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