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一章:被打脸的魏忠贤(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例吧!记着,以后给杂家多张长记性。再有下次,那可就没这么便宜的事了。”

  既然李永贞开口了,那李永贞的面子魏公公还是要给的。

  更何况,刘若愚也确实是真正的无心之失。

  魏忠贤并不知道,那本奏章其实是李永贞亲手放到刘若愚桌案之上的。

  同样熟知天启皇帝特质的李永贞,对信王的拜托还是非常在乎的。

  发泄完闷气,魏忠贤开始处理正事。

  “宁远评功结果,怎么还没有送来?”魏公公再次烦躁的大叫。

  没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魏忠贤又开始感到郁闷。

  宁远之战的详细奏报已经送到了京城。

  按朱由校的交代,朝廷必须把宁远有功之臣的升迁和荫封尽快确定下来。

  魏忠贤没想到,评个功竟然也会有麻烦。

  朝廷接到宁远的奏报已经超过5天了,到现在竟然还没能把宁远具体的战功等级评定下来。

  这种效率怎么能不让魏公公着急加上火呢!

  魏忠贤可是听说了,信王召集的商人已经开始向宁远转运物资了。

  魏忠贤才因为信王吃了挂落,要是评定个战功再等皇帝催促,那他岂不又要挨批。

  这往日顾秉谦、冯铨、崔呈秀等人不是挺能干的吗?

  今回这是怎么了?

  魏忠贤盯着桌案发起呆来。

  仗打输了,推诿塞责定不下责任,这魏忠贤能理解。

  可仗打胜了,评定个战功也这么麻烦,魏忠贤就很难理解了。

  而且,在魏忠贤印象中,天启二年平灭山东白莲教叛乱时,朝廷众臣评定战功那是非常迅速的,一两天之内就评完了所有功臣。

  阉党不是一向比东林党效率高吗?

  这次怎么竟会如此的拖沓呢?

  其实,魏公公忽视了一点,正因为朝廷现在的文臣大都是他阉党一系,才导致宁远评功的缓慢。

  没办法,宁前兵备道袁崇焕毕竟是由东林党、由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袁崇焕的身上有着很深的东林印记。

  如此鲜明的东林党人,阉党该如何评定袁崇焕的功劳呢?

  功劳评大了怕魏公公不高兴,功劳评小了又与文官的传统相违背。

  毕竟,袁崇焕可是宁远名义上的最高领导。

  按大明文官的惯例,宁远之战的胜利都应该归功于袁崇焕才对。

  不把首功给袁崇焕,难道要给武臣满桂吗?

  不过袁崇焕身上的东林痕迹太浓,阉党又怎么敢这样评功。

  若不是有这个顾虑,依照大明文官的习惯,早就把袁崇焕吹到天上去了。

  就像天启二年山东平白莲,文官对袁可立和赵彦的大肆吹捧,甚至都引起了天启皇帝的反感。

  大明都多少年了,一直不都是有功劳就是文官的,有过错才会找武臣顶缸。

  魏忠贤才执政几年,他对大明文官的这种惯例、这种传统认识的还不够深。

  魏忠贤不知道,他一日不开口确定对袁崇焕准确态度,阉党就一日无法评定袁崇焕的功劳。

  而袁崇焕的功劳不确定,底下那些武臣的功劳就更无法确定。

  阉党也是文臣组成的,也是要遵循文臣的规则不是。

  而且随着魏公公掌权日久,阉党也不自觉的划分出各个派系。

  朝堂上现在虽然仍是阉党独大的局面,实际阉党内部几派间已经开始了相互摩擦,虽然还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也快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了。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