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上校回忆_雾海迷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止这些,你看这座天球仪四周环绕的星象,还有黄道赤道的夹角,分明是错的。”

  “你能看懂这些?”

  上校好奇地问道,他好像对中国古代的星宿命名对应的现代天文名称也不是很了然,所以暂时看不明白徐如林所说的错乱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一定有其用意。”徐如林哗啦哗啦,环绕这座高大的星象仪走了两圈,站在近乎齐腰的水里且地板倾斜,走路都困难,但是即使如此,他还是一路昂着头,生怕漏掉什么。

  “我知道,这是一座日心天球。”

  “日心?”

  “看来我们中国人获得了一项天文观测的记录?”

  徐如林吃惊地转过身来,险些跌一跤。

  “你看这里,三垣二十八宿位置的位置,还不明显吗,这座天球的核心不是地球,而是太阳。所以黄道角度不对头。看来明代,我们就已经知道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上校,哥白尼是什么时代的人?”

  “大约15世纪吧。”

  “这可是14世纪的物品,看来我们领先了你们100年。”

  “这很重要吗?”

  “当然。”

  “但是,为什么,我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清代观星设备,仍然秉承地心思想?”

  “是啊,确实讲不通。”

  “你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是岛上的神仙告诉你们那位英明神武的永乐皇帝的?”

  “这怎么可能?”

  “你有没有想过,这批观星设备,其实是岛上居民向你们皇帝发出的订货,他们给了图纸,所以造出了这些当时中国人并不理解的东西?”

  场面陷入冷场,上校的说法好像很牵强,但是又好像有点儿道理。在中国境内遗留的类似天文观测设备,没有一件能体现出这样深远的宇宙观。

  “徐,不如去看看那里的其他设备?”

  两人扶着浑仪艰难向倾斜的上方走去。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