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章 李斯特其人(求月票,求各种票!)_变身古典女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上,超级狩猎跟帕格尼尼没有太多的关系,这是一首由李斯特原创的超技练习曲。

  李斯特在中国的地位非常高,中国的钢琴家们几乎人人都能弹奏李斯特的名曲,学琴者们也争相模仿。

  这种事虽然让人诟病,但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民族音乐氛围,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的。

  中国的钢琴爱好者们更是亲切的称呼李斯特为“李爷爷”,这足以证明一切了。

  此时舞台上的沈武寰开口说道:“今天我们的课题其实是和音响学挂钩的,在这两首曲子之中,我们能够清晰的听到长笛和法国号的声音,只是使用的乐器不同而已,表现力也相当的不同。”

  “在小提琴之中,嘹亮且辉煌的气质被表现的更加张扬且充满着英雄气息,而相对的在钢琴之中,展现的更多的是钢琴的交响性,同样针对乐曲表现力的课题,再次我给出结论。”

  “小提琴的歌唱性足以胜任任何神奇的演奏,而钢琴的表现力方面则能够表现出管弦乐队的效果。”

  观众们似乎还没有从之前的震惊之中回过神来,马上又被沈武寰来了当头一棒!

  这么想想沈武寰的结论并不是空穴来风。

  小提琴和钢琴的表现力在这首曲子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

  今天能够模仿长笛和法国号,明天指不定能模仿些什么呢。

  更重要的是,以前为什么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呢?

  这不是很奇怪吗?

  “沈教授,虽然我是认同您的说法的,但请抱歉目前我对您的学术结论只能持观望态度。”这时一位社会人士站起来对着沈武寰说道。

  沈武寰递过话筒,两人的交谈正式开始了。

  “我想请问您一下,在作曲的过程中是刻意如此的还是机缘巧合之下发现的这种现象?”

  沈武寰笑着说道:“事实上,没有人作曲子能够想到那么多东西,正如我们一如既往的看到的那样,严肃的作曲家们在作曲子的时候是不会过多的赋予曲目感情,而演奏者们赋予的感情越深入人心,就能够越源远流长,这正是古典音乐的核心魅力。”

  “但在这里我要说一点没有注意到,肯定是不可能的,演奏的效果都有刻意为之的意思,恐怕在座的诸位,包括提问题的这位先生,肯定也看出来了。”

  沈武寰顿了一下说道:“首先我是一位演奏者,然后我才是作曲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并非是用作曲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的,身为一位演奏者,我知道听众们想要听什么样的东西,所以我会针对这些进行修改,这样的答案,不知道能不能满足您。”

  对方似乎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点头致谢后,交还了话筒。

  沈武寰并不是作曲者,她说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可信。

  可人们是需要一个答案的。

  沈武寰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她答案的特殊性。

  用演奏者的思考方式来进行作曲。

  这种说法正是和帕李二人不谋而合。

  两人极强的个人风格和演奏技巧,正是由这些曲子体现出来的!

  沈武寰用不一样的方法,让李斯特和帕格尼尼在这个世界扎下了根。

  同样,她的音乐旅程也拉开了一条全新的通路。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