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论功行赏(第三更!)_隋唐大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予赏赐。”

  下面一众郡兵乡勇们,听到这一个个赏格,都双眼放光。

  斩首和生获赏赐一样高,大家都听明白了。有些不合理啊,但是如果能斩杀或擒获贼首,却有几倍几十倍的赏赐,大家都寻思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捉首领。

  结果那边罗成又加了一句。

  “杀俘不降,禁止杀俘,敢有杀俘做斩首者,无赏且罚,严重惩戒。”

  这一条,就是要避免那些人为了多得赏钱,而杀俘。毕竟带个首级比带个活人轻松的多。

  “战事未结束,不得阵上割取首级。”罗成又加一条。

  至于战斗之时斩杀,罗成没加什么条件,毕竟那种时候不能留手,哪怕本来可以俘,这也是没办法了。

  当然,赏格开了,但还是那句话,最后能不能赏这么多,还得看战后缴获够不够数。

  跳荡功和先锋功的赏赐比这个要高,但想得功基本上很难,这得是那种单骑冲阵斩杀破敌才能获得的,要斩将夺旗,冲锋破阵之功,就如三国常山赵子龙,唐朝的薛仁贵那样的猛人才行。

  跳荡功、先锋第一功、第二功、第三功。

  这是个人功劳。

  除了这四等个人功劳外,隋军也还有集体功。

  集体功有五等,以三阵、三获为依据授功。

  三阵者,以少击多为上阵,人数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

  三获者,敌数为十分,杀获四分以上而输不及一分为上获。

  杀获二分以上而输少获多为中获。

  杀获一分以上而输获相当为下获。

  制度规定,上阵上获为第一等功,上阵中获、中阵上获为第二等功。

  上阵下获、中阵中获及下阵上获皆为第三等。

  中阵下获及下阵中获为第四等。

  下阵下获为第五等。

  这标准基本上就是以战前的条件来分,以少击多才为上阵,兵数,包括人数和装备相当才为中阵,以多击少只能算下阵。

  还要按战争的结果来分三获,杀死或俘虏敌人四成及以上的才为上获,杀敌或俘虏四成以下至二成的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不满一成的为下获。

  最后再根据战前的条件和战后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授功。

  比如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下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

  有了这样一套严密的军功制度,罗成论功行赏也简单的多了。

  “羊角寨一战,我军两千人马袭击百余贼匪之寨,为以多击少,此为下阵。”

  “战后清战,斩贼七名,俘虏一百三十七人,无漏网之鱼,我军无伤,此为上获。”

  罗成最后宣布此战结果为下阵上获,论功为第四等。

  当然,战兵和辅兵又还有区分。

  论功者只有战兵,辅兵不论功,但也能分些赏。

  最后一番统计下来。

  虽然战兵营的集体功为四等,但是斥候队却又还得了一个上阵上获之功,因为他们是以五十人袭一百多人的贼寨,且大获全胜,无人漏网兼自己无伤。

  另斥候队员们还各凭斩首、俘虏授个人功。

  为了表彰斥候队旗开得胜,首立战功,罗成特授予队头赵贵一个先锋第一功,教头老刘一个第二功。

  另授五人第四功,余皆按斩俘赏钱帛。

  “赵贵上前授功领赏!”

  罗成喊道。

  赵贵兴奋的当着众人面来到罗成面前。

  “先锋第一功,赏绢三百匹!”

  这相当于斩获千人匪首之功,不过寨中战利品里并没有这么多绢,因此最后三百匹绢只是个赏金单位,罗成给了赵贵一些金银首饰,折价三百匹绢。

  市价匹绢百钱,三百匹绢,实际折钱三十贯肉好,又值四十五贯白钱。

  这也是一笔惊人的赏赐了,反正对于下面那些郡兵乡勇们来说,这笔赏金足够让他们眼红心跳了。

  “刘奇上前授功领赏!”

  “第二功,赏绢百匹!”

  斥候队的缺牙老刘笑着上前,他咧着大嘴,露出那两个大牙洞,却丝毫顾不上了。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