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法会_道起终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洞圣贤现身大唐,告知唐王大劫实情,唐王这才下旨配合佛门谋划。

  翌日。

  唐王降圣旨于朝堂,命人传遍大唐疆域:大唐朝廷五年之后,在长安举办水陆法会,无论佛道皆可前来辩经,胜者主持法会为大唐祈福。

  唐王虽降圣旨,但也夹带了私心。此次水路法会把玄门也牵扯进来。

  唐王圣旨一出,佛门虽然欣喜,但也纠结万分。本是佛门之事,但是,偏偏缠上道门。不过唐王能降下旨意便已经不错了,佛门可不敢找唐王理论。

  大唐境内玄门本就兴盛,唐王圣旨一出,佛道各派都是摩拳擦掌,欲要插上一脚。

  大劫降临佛门还未大兴,玄门却是因太上老君算计猴王之故兴盛了一把,如今有来截取佛门机缘,佛门如何能人。所以,大唐境内只要得到消息的佛门高人全部出世,赶往长安。

  不过无论哪一位佛道高人,都知道此次水路法会的主角可不是他们,他们充其量也就是点缀红花的绿叶罢了,不过平白无故掉落的机缘,也让众人欣喜万分。

  南瞻部洲疆域辽阔无比,法会的消息要大唐疆域,还要等这些佛道高人前往长安,纵然有神通在手,没有数年之功也难以实现,所以,唐王才定下五年之期。

  时间悠悠而逝,五年恍然而过。

  来到长安的佛道高人有十几万人,大唐朝廷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堂,各自讲佛说道,选其优者主持陆法会,为大唐祈福。

  三年论道。

  果有以一位大德高僧,从十几万佛道高人中脱颖而出。

  此人正是大劫天命之人,轮回十世,转托尘凡苦受的玄奘法师。

  玄奘本为凶兽金蝉子,因被如来佛祖佛法感悟,遂开化灵智,被收为座下弟子。

  但是,金蝉子凶性难收,无心听佛讲法;便被如来佛祖惩戒,打入轮回,现在正是其第十世。

  其父是海州状元,外公总管朝堂。年少刚下山时,便万里寻亲,供养祖母。而后前往京都,为父报仇,为母申冤。

  因其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不愿恩官入朝,只喜修持寂灭。

  一身佛性,天生佛心。根源好,德行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太宗皇帝也知这位陈玄装有情有义,乃是旧相识。于是,赐其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让其用心拜明僧,排次阇黎班首,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于是玄奘领旨,遂到化生寺,聚集僧众,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

  上表唐王,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玄奘主持水路法会,佛门怎会放弃这个人前显圣的好时机。

  于是,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变化个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在长安街头叫卖佛祖赐下的异宝:锦兰袈裟、九环锡杖。

  这菩萨诚心显圣,径直寻了那刚散朝而回的宰相萧瑀。

  萧瑀乃是大唐重臣,自然也知晓这大劫之事,初见之下知晓这疥癞和尚不是凡人,于是将其引与唐王。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