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计划_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绢帛算是从隋末到唐初最为稳定的一种货币了,这些年来的上下浮动一直都不是很大,而在贞观元年一匹绢要三百过半甚至是接近四百文一匹。

  也就是说贞观初年的米价接近四百文一斗米,网上盛传的那些什么贞观年间十几文甚至几文钱一斗米的情况也的确是真的,但却不是贞观初年,最起码是贞观四到五年往后的事情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冯智彧给的工钱已经不少了,堪比店铺伙计这种长工的薪资了。

  当然了,这些工人能如此稳下心来给冯智彧干活儿也是因为他是冯盎的儿子。

  这个时代阶层分化是很明显的,冯智彧这个阶层的人显然是普通百姓不敢得罪的,别说普通百姓了,余杭的县丞不也一样巴结着他?所以说冯盎的名头还是很有用的。

  不过工人们也并非全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工钱多待遇好还是最重要的。

  山上在干活儿,冯智彧也没有去管,他把注意事项都告诉了冯大之后就带着几个侍卫出去逛该去了。

  余杭这边他前世来过,所以还是挺好奇这初唐年间的余杭有什么不同的。

  不过逛下来倒是让他挺失望的。

  要知道即便是后世的余杭旅游也都是以人文为主,自然环境并不是最主要的卖点,而在这千年之前的唐朝就更没有什么玩儿头了。

  后世的南方很发达,但在这千年之前却很落后。

  别说南方的百姓了,就算是冯智彧这种人在北方人的眼中也是被冠以南蛮子这种称呼了,由此南方的开发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说归说,东西还是不错的,余杭这边已经算是挺靠南了,就算是在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都有莲藕售卖,而且这个时候莲藕的大小比较小,也比较细嫩。

  唐初的莲藕可不是蔬菜,而是被当做水果吃的,所以这个时候的莲藕比较好吃。

  老藕颜色发黄,口感有点儿偏软,新藕是嫩白的,口感比较脆,生吃的话比较合适。

  拖拖沓沓的又过了半个月,茶园建筑的雏形才算是勉强成型了。

  不是工人们不努力,在高工钱的加持之下工人们干活儿还是很卖力的,但是架不住冯智彧要建造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在时间上用的自然也就多了。

  不过也算是恰好合适,三月中旬的这段时间正适合采茶,而且回岭南高州要钱的侍卫也是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这侍卫并不是自己回来的,而是带着王强的弟弟王顺,以及他一家人。

  这段时间冯智彧想了很多,茶叶这种东西在以后和丝绸一样几乎是成了汉人的一种标志,所以这茶园也是很重要的,然而冯智彧显然是不可能在这里呆一辈子的。

  他需要一个信任且靠谱的人来帮他管理茶园,而他能信得过的人也就只有王强他们了。

  毕竟自己对他们有接济活命之恩,而且这两年来他们为自己奔走西域交趾甚至是流求也都是任劳任怨,没有丝毫的不满,所以也算是目前为止最合适的人选了。

  “主家。”拖家带口的王顺在到了茶园这边后第一时间就来见了冯智彧,连背上的行囊都没来得及放下。

  “老顺,你和侍卫们说一下帮你安顿一下家人,那边有专门住人的房子,随便挑,你跟我来一下。”

  拍了拍王顺的肩膀,冯智彧拉着王顺朝着茶园建筑那边走去。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