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三九章:摊上个好爹没办法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不同意,可以反驳,但绝不能像以前那样,听不听自由,反不反驳也是自由。

  “陛下,儿臣有事要奏!”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要进行祭拜仪式的时候,年仅不到九岁的李承光却站了出来。

  被册封为太子,他在朝中的位置,自然是第一排的左边,而原先的那个位置,是尚书左仆射,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往左再去一位。

  而大臣的站位分为左右两列,每一列又分为三排,即一排一共六人,以中间的过道为准,左右两列,靠近过道的地位最重要,在这个前提下,左侧官员比右侧官员级别更高一些,以左为尊,以中为尊,这是古制,李元吉也并没有去改变。

  刚被册封为太子就有事要奏,这要说没有准备,鬼才信呢,而且李承光虽然被册封为太子了,但年纪太小,可以想象到,近几年之内,李承光真正参政的机会并不多,还是以多听,多学,多问为主。

  谁都没有想到,李承光会突然站出来上奏。

  但也很显然,所有人都猜到了,这应该是李元吉的安排。

  “允!”李元吉面色不改的点头道。

  大臣们猜对了,这的确是他的安排,真正知情的,只有内阁成员,而这次上奏的内容,也是在整个内阁成员的帮助下完成的,当然了,李元吉提出的,李承光操办的核心,大臣们根据这些进行的一些修改,整个上奏内容的核心思路,还是李承光做出来的。

  “近一年来,儿臣走了很多地方,有富庶的,有普通的,有贫穷的,这些地方给儿臣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但却有些一样的感觉。

  这一年来,学习之余,儿臣也在不断的查阅着相关的数据,得知大唐五十岁以上长者约八百万有余,六十岁以上长者约四百万有余,七十岁以上长者,约八十万有余。

  而在去年之前,常平仓共有一千三百余座,其中万石规模一千座,十万石规模二百八十座,二十万石规模二十座,根据户部常平仓统计数据,至去年九月份,万石规模常平仓平均储存量为七千余石,十万石常平仓平均储存量为六万石,二十万常平仓平均储存量为十四万石。

  去年新修万石规模常平仓三百座,十万石常平仓二百座,二十万石常平仓五十座,按照以往的入库率,今年夏收以后,可以保证之前的常平仓储存量为九成,而新修的常平仓储存量为五成。”

  李承光的话让不少大臣纷纷一头雾水,又是老者又是常平仓又是储存量的。

  随着三年灾害的过去,加上海产品的流入,大唐对于粮食的消耗的确减少了一些,而随着镇北,中原,关中三座粮仓的连年丰收,入库量也一年比一年多,这也导致了户部不得不开建常平仓来保证粮食的存储。

  还有一点,今年朝廷打算开放一部分酿酒令,用于改变生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