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三三章:盛世之下无爱国?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里摆着,刘虎是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困惑上官仪的。

  “是也!非也!”上官仪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

  刘虎一愣一愣的,这话怎么说呢?自己说的对,但又不对?那到底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跟上官仪搭档了一年多的时间,刘虎可以说是对上官仪有着绝对的了解,可这一刻,他也有些迷茫了,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去解读这个意思了。

  “百姓和后人看的是表面,表面上我们做的的确不错,实际上做的也不错,可是不要忘了,我们是活在当下的人,表面和内在,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很重要。”上官仪解释道,他对刘虎还是比较满意的,是自己从书院中招来的学弟。

  确切的说,刘虎还有一个身份,泾阳县主薄,通过了科考,并且被分配到了泾阳担任主薄,上官仪很看好他,吏部考官也很赏识他,于是就有了这个结果。

  去年被上官仪私下里聘请为师爷,虽然没有实名,也没有俸禄,领取的依旧是主薄的俸禄,但却在行使着主薄与师爷的双重权力,表现也很让上官仪看好。

  而且上官仪也听人说了,吏部已经将刘虎列为了他们神元三年期科举考生的重点观察对象。

  这个名单中有很多人,进入的未必会有个好前程,但进不去的,前程一定不如他们。

  只要这个试用期能够通过,接下来的仕途将会是一帆风顺的,直到他自身出现了问题,或者能力无法达到要求的时候,才会停下脚步,甚至终生至此。

  如果换个别人,上官仪未必会说这么多,谁让两人都出自镇北书院,而且刘虎还是低自己两届的小师弟呢?

  “虽说无人相应号召,意味着治下百姓对于现状很满意,可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这是不是同样意味着官府,甚至是陛下在泾阳影响力的下降?今日是号召移民,可以无人响应,无关紧要,泾阳不出人,其他地方有的是人去,整个计划并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可假以时日,大唐的境况若是不如当下呢?如果大唐需要青壮年去上战场,陛下下达了征募令,却无人响应,那又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县令来说,能够将泾阳带到如今这一步,已经算是成功,无可挑剔的了。

  可作为一个心有抱负的有志青年来说,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那就是莫大的失败,甚至仅仅只是这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上限。”上官仪接着说着。

  上官仪的文学水平很不错,历史上他是初唐时期著名的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

  但文学水平却并没有影响上官仪的施政才能,或者说,是镇北书院改变了他,这些年来,上官仪早已经逐渐的放下了文学,转而专攻施政方面。

  他能够看出两者的区别,文学,说白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