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八三章:流水线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以防止将整个部件报废。

  而为了防止这种可能,到了后面那些工匠在打造的时候,干脆就直接超出标准一些。

  比如说规格为十厘米的铁柱,就打造成规格为十一厘米的,多出来的一厘米就等组装的时候再去打磨,而需要镶嵌这根铁柱的地方,本该是一个十厘米的孔,同样为了防止出错,就会留下一个九厘米的孔,两者一来一去的,公差就有两厘米那么多。

  这可都是需要人工一点点的打磨掉的,就算是搞好了,顶多也就是可以确保两者可以结合在一起,但距离十厘米的标准差了多少,只能说的确有偏差。

  但是如果全部改用磨具来冲压的话,那这个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能有足够的磨具……

  李元吉表示巨汗。

  “效率,大唐现在最需要的便是效率,同时又要保证质量,当工业化全面到来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今日你们所说的这些,是有多么的可笑。”李元吉忍不住的打击着众人。

  倒不是不满意,而是作为御下的一种手段,该敲打的时候就要敲打,该鼓励的时候就要鼓励。

  半个月制造一台火车出来,这个效率已经很高了,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但李元吉却并不这么认为,很显然,老许虽然意识到了统一标准后会对火车头的生产速度有较大的帮助,但却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思维跨度,还是太过拘谨了一些。

  “就拿这把刀来说,正常的工序需要十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可现在呢?只需要几个人,半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完成,十天的时间就能打造出二十把这样的刀具。这台火车头你们用了多久?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制造的话,一台就需要三百天吗?”李元吉摇了摇头,这是一个简单的效率转换公式。

  虽然并不算严谨,也没有考证的地方,甚至是不合理的,但总归是有些参考意见的。

  全面采用机械化之后,打造一把刀的效率被提高了二十倍,而火车头真正投产的话,就算是按照先前的模式,最多也就一百天的时间就足够了,按照二十倍的效率去计算,两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当然,这有些天方夜谭,火车不是刀,即便是效率提高,也不可能提的这么高。

  虽然半个月内造一台出来已经算是高效的了,可在李元吉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而且还是在有足够设备的前提下。

  “让人去准备膳食,今日朕与诸位大臣就在这里待着,朕要让你们好好的瞧一瞧,当工业的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它的效率到底有多可怕!”原计划是一个上午就可以结束的,但现在李元吉却改变计划了。

  因为他发现,尽管当下展示给他们的东西,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可这还远远不够。

  工业化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设备和资源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