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二八章:风波起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阁的风波算是渡了过去,可是在吏部,在各部,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但这毕竟是高层的事情,底下的人再怎么讨论,也只能是吓唬讨论,影响不了任何事情。

  内阁会议结束之后,房玄龄便在吏部收拾了一番,然后将吏部官员召集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卸任,以及接任者是谁。

  其他的话倒是没有多说,对于吏部这个待了几年时间的地方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留恋,而是直接带着几个中书省的属下,搬着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这里,接下来,他将坐镇中书省。

  或许是商议好的一样,房玄龄前脚刚刚离开,萧瑀后脚便跟着进了吏部。

  虽然正式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但内阁会议已经通过的提案,提前过来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房玄龄已经离开了这里。

  进入吏部之后,在两位吏部侍郎的介绍下,逐一的跟这里的官员们见了个面,算是稍稍的熟悉了下。

  想象之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见完面之后,萧瑀便让众官员散去,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而他自己,则是让人调来了吏部近一年以来的工作日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从头看了一遍。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日早中晚,萧瑀都会去尚书省一趟,处理一些必要的公务问题,若是有急事,也会有尚书省的官员拿着文件跑去吏部找他解决。

  除此之外的所有时间,萧瑀都会待在吏部。

  除了必要的事情以外,他很少在吏部走动,更没有动不动就去召集各部门的官员开会什么的。

  就连例会,也是由两个侍郎负责主持。

  日子过的太清闲了,皇帝仅仅只是一句话,萧瑀的生活便彻底的改变了。

  现如今,从不加班的萧瑀,也不得不跟着众多的同僚一起加班,不过人家加班是处理公务,他加班则是看资料。

  吏部官员的个人资料,工作日志等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新来的,在官场中名声‘并不好’的萧瑀没打算大动干戈,也没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

  萧瑀却出人意料的,在上任一个月后烧起了第一把火。

  朝廷改制后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官员不再是铁饭碗,只要能力不足,就有被清退的可能性。

  现在不是后世,古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虽然清退一名官员并不容易,所需要经过的流程也很复杂,先是需要部门的负责人写一份报告,然后由提起人写一份报告,交由吏部尚书审核签字,并写上自己的意见,观察结果,走完这些以后,在呈交皇上,如果皇上也签字表示同意,那么就只能说再见了。

  再见不是内退,这时候还没退休那么一说,更没有买断工龄之类的,真的是一分钱的补偿也拿不到,直接就这么走人的。

  当然,流程虽在,但在改制过后,真正被清退走人的是一个也没有,最终全部被皇帝给打了回来,但是这些人留在原部门也同样一个没有,全部被调往了别的地方,算是勉强给了口饭吃,如果表现依旧如此,那就只能再见了。

  萧瑀直接在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工作调整,将一些不如意的,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调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讲那些自己认为实力不行,或者有明显缺陷的,调到了其他的位置,虽然没有进行清退,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些被调离的人,如果依旧如此的话,这次怕是要真的倒霉了。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