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0章:拨款二十亿宝钞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为,在皇权,官权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百姓也觉得正常。

  但是朱英坚持不能这么做。

  庞大徭役会使得底层百姓的怨声载道,也会使得原本压制下的官权再次拔高。

  要知道就算是如今的大明,也不可能做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服穿。

  繁荣是以京师为中心,从南直隶向着周边慢慢的辐射。

  像是西北,西南,可就有些跟不上发展了。

  从京师去到这两个地方,就感觉从繁华到蛮荒。

  现在还没有GDP这个说法,如果有的话对比便能发现,京师附近的一个村子,可能GDP就要超过西北地区的某个府城。

  朱元璋有些迟疑,最终支持大孙。

  同时这也让国库拨款二十亿宝钞,用于全国铁轨的建设。

  “铁轨建成之后,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应予以民用。”

  “按站收费,计算出石炭,运行,损耗,保养等费用后,再定以票价,作为对火车的补贴。”

  “加强了民间交流的同时,也能让其更好的自行经营。”

  朱英提出的想法得到了朱元璋的同意。

  其实也就跟现在的驿站差不多。

  以前亏损的驿站在大孙的改造下,现在都已经能够出现盈利了,这是朱元璋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而火车,也可以是驿站的更替。

  二十亿宝钞,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钢铁的铸造,人工的钱粮,都是极大的支出。

  没有徭役的情况下,单单是修建通向九边的火车轨道似乎都有些不够。

  这还需要同时制造大量的蒸汽机,火车车厢等一系列措施。

  朱英想了想,便决定搞承包制。

  比如某段铁路,就由临近的村,县,府进行负责。

  这一站的火车驿站,就由临近的村民负责。

  他们个人出的劳动力,甚至是出钱粮,都可以折算到火车驿站的铁路经营局作为股份。

  在往后的五年,十年,乃至于十五年里,都可以享受火车驿站带来的分红。

  这样的套路朱英已经在大明搞过很多次了,像是之前的卖干股,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在跟朱元璋说了这个想法后,朱元璋也觉得可行。

  大致走的就是国债的路子。

  “这样做的话,关于火车的建造事宜,首先就要在邸报上全国发行,否则百姓们连火车是什么都不知道,也就不好做了。”朱元璋说道。

  朱英道:“咱们也不怕被人知晓,就算是他国知道了,难道就能造出火车来吗,单单就蒸汽机,就是个巨大的难关。”

  “即便是想要仿造,那也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等到那时候,咱们的火车都已经通向各国了。”

  朱元璋点点头:“让各地府县承担部分费用,这是个好办法,能够给国库减少很大的开支,百姓们还能得到一些实惠,大孙只管是放开手去干吧。”

  朱英回到坤宁后,先下令旨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