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5章:三十万秀才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排名来择优而录。

  自洪武二十五年,朱英被册封为太孙开始,他就一直在逐步的减少秀才,举人这些功名的特权。

  同时大力开办学堂。

  最开始是由群英商会出钱,筹办京师的学堂,而后开展五年义务教育制度,直接全国范围内的铺设。

  自洪武二十七年,基本上全国府州已经铺设完毕,大多数的上县,中县也纳入了进来,只有一些特别贫困的下县,目前还未完善过去。

  于洪武二十九年,秀才功名的特权,已经是彻底被取消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天下读书人自然有着很大的抱怨,可惜他们的意见朱英完全不在乎。

  民间都是议论纷纷过一段时间,但朝廷上没有半点风声,甚至连上奏的奏章里,都从未讲述过这个事情。

  对于大家族来说,秀才那点资源也不叫多大的事,犯不着为此去冲撞了太孙。

  而像是地主,豪神这些,也联合不起来对抗朝廷。

  越是穿鞋的,顾忌越多。

  而一些老秀才,那就更不用说了,顶多是嘴上抱怨几句。

  于此同时,朱英还在洪武三十年年底,颁布了一条新的规定,那就是秀才的录取名额,将不会再作限制。

  这个消息其实早有风声传开,朱英也曾经在朝会上点过这个事情,不过是拖了半年到年底才进行实施。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行省都会出一套试卷,然后考生作答。

  只要你达到了甲等的分数,那就给你秀才的功名。

  不过现在这个功名,比之前显然是有些水分的,而且试卷的难度,并不算高。

  一下子冒出来三十万余秀才,看似有些惊奇,实则也是正常情况。

  不过这样的事情,在历朝历代,古往今来,还是头一遭。

  因为收集数据的统计,延迟,去年的事情,到今年才算是彻底统计完成。

  “这么多秀才,要如何安置呢,总不能就放着吧。”叶月清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英笑道:“所以啊,现在是该对大明的官员体系,进行一番大的改革了。”

  在对于官员体系改革上,其实朱英一直就有想法。

  如今大明有多少人?

  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在上一次的人口统计中,就已经超越了八千万了。

  这几年太平稳定,朝廷鼓励多生,人口更是不断上涨。

  婴儿的出生数目,恐怕已经来到了非常之高的界线。

  别说现在温饱较为普遍,哪怕是先前吃不上饭的时候,那也从来都是怀了就生,生了继续生。

  而反观大明的官员,总计才多少人?

  根据现在的户部统计,在官籍的人数,总共二万八千余人,连三万人都没有。

  而这三万的官员,要管辖大明八千万人口。

  哪怕是军政分离的情况下。

  一个地方父母官的知县,几乎掌握了所有的民生大权,这简直有些离谱。

  但凡有些懒政,整个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