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07章:史上最强学霸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带着陛下的推荐来了。

  “礼部右侍郎,黄观?”

  这是朱元璋推荐到詹士府的人选。

  对于黄观,朱英印象不深,或者说对于整个礼部,也就那么点印象。

  毕竟朱英的重心一直放在兵部,工部,乃至于户部。

  吏部,刑部,礼部中,最没在乎的就是礼部了。

  礼部尚书这位置都空缺了三年,没尚书的礼部也没啥影响。

  礼部掌管文教礼仪以及部分对外事务。

  主要负接待外宾,筹划典礼、办立学堂、科举考试等等。

  相当于后世外交部、文化部和教育部的合体。

  问题是朱英在办学堂,搞五年义务教育,因为礼部尚书空缺,等于是直接绕开礼部去办的。

  在开学堂这块,大明军事学堂,包括其他的匠学堂,医学堂等等,也是如此。

  太孙不按流程办事,礼部的臣工们还敢有多话不成?

  即便是现在的礼部侍郎任亨泰,也是因为礼部尚书空缺太久不好,资历足够提拔上来的。

  是以朱英对于礼部,回想起来几乎一片空白。

  毕竟他跟老爷子两个人,是最不在乎礼仪约束的。

  “殿下,这是黄侍郎的一些户籍文册。”

  朱元璋大概是猜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事先准备好了黄观的档案拿给大孙看。

  朱英接过户籍文册查看起来,这里头详细的记载了黄观的升平。

  只是一眼,朱英便就瞳孔一缩。

  连中六元?什么鬼?

  父亲是赘婿,好吧,没事了。

  自隋朝正式推行科举制度以来,迄今已经实行了八百年。

  科举考试是逐级而考的,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殿试第一名,自然就是状元。

  再往上,便就是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

  然黄观,开创了科举之先河,连中六元。

  简单点说,就是自县试开始,每回科考,必拿第一。

  朱英眨眨眼,有些无语。

  感觉在这位面前,什么连中三元,都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八百年来独一份啊。

  不对,哪怕是后五百年,都无人超越。

  科举制度一千余年,自满清结束而废除。

  六元者,总计一个半。

  还有半个是满清钱棨。

  为什么说半个。

  比起黄观的一气呵成,钱棨就是坎坎坷坷了。

  钱家是当地书香大户,在家学的熏陶下,小钱从小研习八股文章,专心这举子之业,十分刻苦用功,常常学到五更鸡鸣之时,少时,曾多次参加童生试,却已落榜告终,不弃不馁,撸起袖子,从头再来。

  而后三十二岁,才得以秀才功名,中案首。

  后边这才稍微顺利点,但到会元时,已经是奔着五十岁去了。

  人生大半辈子,就这么蹉跎在科举之中。

  黄观就完全不同了,连中六元是在洪武二十四年,而那一年,他才二十七岁。

  即便是现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