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5章:朱元璋垂帘听政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禁。

  大孙在此之前,海禁几乎从来没有提起过,或者说不管是谁提起,朱元章都会直接反对,即便是大孙也不行。

  可是大孙并没有在这个方面来讲述,更是没有去跟那些官员一样,去谈开海禁海的问题。

  他只是先行点出,倭国白银。

  大明是很缺银子的,当知道有大量白银存在于倭国之上后,怎么可能不动心思。

  即便是茹瑺这个兵部尚书,也是在第一时间里选择了支持征伐倭国的提议。

  说起来,不就是为了白银吗。

  大明的赋税和支出,每年都非常的吃紧。

  任何世代,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人,大量的宝钞印刷,正在不断的降低朝廷的信用,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也是谁都无法解决的事情。

  为什么支持征伐倭国,简单点说,但凡是有识之士都明白,在这个时期,大量白银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是极为关键。

  大明有兵两百万余众,一个小小的倭国,别说是先前的五十万大军了,哪怕是出动百万大军,那也是极为值得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金山白银的消息于大臣之中扩散开来的时候,征伐倭国之战,就成了一场必然要打的战争。

  而征讨倭国的顺利进行,包括现在情报已经探明的白银矿藏,说明这是极为正确的选择。

  之所以现在没有直接对白银去进行一个抢夺,只是因为大明的经济在飞速腾飞之中,大明宝钞于朱英不断的改善之上,其购买力正在不断上升。

  原本的烂摊子,也在逐步的收拾干净。

  耗费极大力气再去跟倭国开战,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这才是为什么会接受倭国投降的缘由所在。

  倭国都投降了,沿海倭寇的问题,可以说是完全得到了解决。

  尤其是对于倭国那边白银的一些贸易顺差,那么海禁反而成为了阻挡大明发展的障碍。

  是以开海禁,好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说卫所问题。

  当朱英麾下的玄甲卫,在表现出极强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的时候,就已经是证明在很多时候,兵真的是贵精不贵多。

  还有卫所虽然不耗费大明户部的粮食,但从小的方面来看,一个个卫所,就好像一个个割据的藩镇。

  里头贪污的问题,是朱英不断的通过调查慢慢展现出来,这是根子上的问题。

  是以卫所可解一时之急,却无法百世流转。

  时间一长,就会成为祸害。

  当这一点挑明在朱元章的桉前时,自然也只能做出改变了。

  随着卫所的逐渐变化,也就导致户籍问题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更换户籍的事情,即便是朱元章没有明令下旨确定,但现在随着事情的变化,也只能是以默许的形式了。

  还有关于政务的事情。

  从前忙得不可开交的朱元章,现在发现皇帝的权力稳住了,兵权也在手里头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