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明朝张三丰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的。

  甚至大部分江南地区,都没有造反的案例。

  难道这些江南地主们,就不会联合起来吗?

  嘿,能吃饱,谁有心思造反呀。

  想要造反,最大的主力军,可不是地主,而是那些一穷二白的黔首。

  江南这等鱼米之乡,大明粮仓。

  地主喊一声造反,根本就没人搭理,人还没聚集呢,官府就已经过来围剿了,根本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敢如此针对江南地区。

  当然,重点照顾的对象,都是在地主身上。

  像是前面的洪武三大案,迁移南方富户,降低了江南才子在科举考试中的录取比例,限制江南人入朝为官,尤其是户部,是坚决不让任何带着江南籍贯的进入。

  只是,即便是如此,册子上的一万四千多拥有七百亩以上田地的地主们,还有八成来源于江南。

  “爷爷的村人自治法子虽好,但对于江南,还是不够用,只有把治安署开便江南地区,狠抓,硬抓,才能慢慢的根除。”

  “爷爷是很有先见之明,可惜还是干得不够彻底,后世的子孙不顶用呀,没有延续一直打压江南的政策,给他们开放了。”

  “若是按照现在的法子,贯彻打压江南地区,大明至少可再续百年国祚。”

  朱英有些感叹着,同时眼神中散发出冷光。

  或许很多人对于江南好像没太大的感觉,但若是知道,明末时期政治联盟的东林党,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官员。

  在东林党之外,还有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等。

  而所谓的东林党争,是东林党和大明全国的朋党之争,同时还跟阉党争。

  足可见东林党的实力,已经达到了什么层次。

  大明,作为历史朝代中,白银相对最充裕的王朝,最后灭于银荒。

  钱去了哪里?

  在东林党人的手里。

  明末,东林党执政。

  大地主不得征税,因为那是东林党人的产业。

  矿业不得征税,因为那是东林党人的产业。

  商业不得征税,因为那是东林党人的产业。

  文贵武轻,富裕的东林党欠下九边兵镇多少年的饷银?

  就像是一个循环,明初朱元璋对江南地区多么狠,在明末的时候,就全部被报复了回来。

  江南很富,关键他富不在于百姓,而是大量的土地兼并产生的繁荣景象。

  大多数百姓,早就沦为了地主家佃户,或是长短工。

  “看来,得去江南走一趟了,商会在那边,除了雪花盐收益极大,其他方面都被限制得很严重,这样,可不行。”

  朱英对于齐泰的安排,传递到朱元璋这里。

  朱元璋大笔一挥,齐泰钦差大臣的名义,就直接定下来了。

  目前对于大孙下达的安排,基本上在朱元璋这里,都是直接通过。

  此时,有官宦前来禀告,关于老兵退役的第一批名单,已经由兵部联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