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三章 上前听封_贞观女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因唐太宗的到来,正式开始。

  这朝会以商议国家大事为主,一开始也没房遗玉的事,只在旁侧听着,听着大唐近来局势。

  因大唐近年来兵戈不停,发动数次十万以上的大型战役,使得大唐粮草、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主要依仗丝路,已是逐渐恢复,可在粮食储备上却是显得有些不足,分布于大唐各地的重要粮仓都出现亏空现象。

  这明显是个危险讯号,粮草是一国之基,不可或缺的资源。

  国家之所以储备粮食,正是为了防备突发事件,正如外敌入侵,突来的天灾,都是需要备足粮食,且数量不小。

  若战争、天灾来临,朝廷拿不出足够的储备粮食,等待国家的只有灭亡一个下场。

  大唐粮仓亏空,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之事。

  文武百官针对此事议论纷纷,然而大都是些鸡肋的办法。

  譬如魏徵的提议,既然是用之于民,那也可先取之于民。

  虽说国家库存稀缺,可大唐的子民富足,家家户户皆有余粮,可以出资收购,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提议在更早的时候就有人做过,且成效非凡,只是有些指标不治本,虽说能填满粮仓,可却不能增加粮食产量,若是灾祸真的来临,情况并不会好上多少。

  大唐想征战四方,就必须有用之不尽的物资作为后盾,很明显现在的大唐,并没那个资本。

  因隋炀帝曾经的败家之举,现在的大唐虽说富足,可在人口上却有着明显的缺陷,物资难以快速增长。

  房遗玉听着众臣商议,也为此烦心,心说:“早知有这一日,前世就该学学袁隆平爷爷的本事,也就不用再愁没粮食了!”

  对这粮草之事,文武百官讨论了快两个时辰,想到的办法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能在真正意义上起到作用的主意却是一个没有。

  唐太宗也知继续讨论下去也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案,只道:“粮食增产的事,各位爱卿好好回去想想,此事关乎我大唐万世基业,不可轻视。”

  殿下百官齐声应是。

  而后唐太宗笑道:“散朝之前,朕要褒奖一位爱卿,她为我大唐立下了泼天大功。”

  唐太宗话一出口,文武百官便知道唐太宗所说的这个她是谁。

  无数目光聚在房遗玉的身上,她作为左屯卫将军,按说任务是训练麾下军卒,做好战前准备,没必要来参加朝会。

  而房遗玉今日却是例外的前来参加,在此之前,朝中更是为她发生过一次激烈动荡,诸多迹象表明,房遗玉这么一个女子,又要加官进爵了。

  羡慕嫉妒恨,百般情绪。

  年岁未满双十,且是一女儿身,房遗玉的升官速度便是称之为策马狂奔,也是妥当。

  唐太宗抚须笑道:“朕就不点名了,对于她的功绩,你们也该看在眼里,不费一兵一卒替我大唐解决江南乱党,更在姑苏瘟疫来临之际,总览全局,为我大唐挽回巨大损失,拯救二十万子民的性命,朕希望你等都能同她学习,有责任有担当,为我大唐呕心沥血。”

  唐太宗脸色一正:“房遗玉上前听封。”

  房遗玉来至大殿中央,俯身作揖:“臣在!”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