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1章 攻击_电影教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呼声此起彼伏。在Fly上有人发起了抵制卡西-阿弗莱克的话题,短短一天时间就得到了20多万网友的支持。

  去年年初圣丹斯电影节时,内特-派克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口碑大爆,被炒成年度奥斯卡大热门,还天价卖出了北美发行权,影迷们各种期待想看。不过后来导演涉嫌强奸丑闻,他的“政治不正确”让这片子的口碑一路滑入低谷,并最终从颁奖季彻底蒸发了。

  现在卡西-阿弗莱克的情况类似,很多媒体预测卡西-阿弗莱克的奥斯卡可能悬了!

  与此同时,网络上针对《爱乐之城》“洗白”爵士乐的指责同样甚嚣尘上,甚至有人把电影和***当选挂钩:“在经过了一个充斥着对‘白人至上’的怀念的大选季后,大批自由派白人跑去看《爱乐之城》来疗愈心灵,就更显得格外讽刺。”

  《正义天使》自然不能幸免,攻击主要来自于学术界,很多专家教授跳了出来,指责《正义天使》某些情节不符合史实,《新闻周刊》甚至刊登了一名为“很好的电影,很坏的历史”的文章,对电影进行抨击。

  圣奥拉夫学院的历史学教授罗伯特-恩特曼指出,张然出于某种目的,对电影的部分情节进行了虚构。电影中魏特琳遭到《紫金山晚报》攻击,精神崩溃的情节完全是虚假的。魏特琳确实在1940年4月崩溃了,但她是由于过度劳累,以及大屠杀带来的精神创伤,才导致精神崩溃的。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大卫-肯尼迪表示:“张然的《正义天使》是一部失败的电影,里面充满陈词滥调,里面对东瀛士兵的刻画是简单化、刻板和不准确的。在电影中有大量的虚构情节,比如魏特琳的崩溃。”肯尼迪还认为:“这部电影主导题目是指责和义愤,而不是分析和理解,尽管愤怒是发生在南京屠杀事件的一种道义上有必要的回应,但这是理智上的不足。”

  这些指责和抨击出来后,被有心人在网络上到处张贴,网络上一时间“民怨沸腾”,无数“正义”人士跳出来指责《正义天使》胡编乱造,并声称《正义天使》的虚构情节侮辱了魏特琳女士。

  电影中魏特琳遭到《紫金山晚报》污蔑的情节确实是虚构的;但虚构是电影叙事的需要。因为在南京大屠杀结束后魏特琳一直在金女大,忙各种琐碎的事,并没有发生大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冲突。如果电影直接跳到1940年写她崩溃,那会显得非常突兀。

  不光拍电影这样,写魏特琳的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在大屠杀之后和魏特林自杀之前这段时间,没有大事发生,怎么把故事讲好,让人继续读下去,就必须有新的故事和新的戏剧维持冲力。有个英国作家在遇到这个问题时,虚构了魏特林跟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