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4章 辩论_电影教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正处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时期,整个柏林城食物严重短缺,口粮分配不足,有钱也买不到食物,饿碑遍地。瘦弱的不堪的拉贝提着一个篮子艰难的走在大街上,篮子里是从野外采摘的野菜和野果,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阵风都能将他吹倒似的。

  一个从电车上下来的姑娘姑娘倒下了,但人们都冷漠地离开了,他们看得出姑娘是饿晕了。拉贝走过去,将姑娘扶起来,把篮子里的野果给她吃,并把野菜分给了她一部分。

  拉贝提着篮子回到家后,妻子告诉他,有一封瑞士寄来的信和包裹单。拉贝接过包裹单一看,寄件人是他没有听过的名字,而邮寄物品写的是食物;随后拉贝打开信封,将信取了出来。

  与此同时,画外响起。写信人是南京市长沈怡,他告诉拉贝,获知拉贝的艰难处境,南京市成立救助德侨拉贝的劝募委员会,并成立了救助拉贝劝募委员会,向银行、钱业、大商店及地方慈善机关和当年受救济保护的市民劝募。

  当年受拉贝保护的人们在得知拉贝的境况,尽管于战乱中食不果腹,衣不暖身,还是尽自己所能,纷纷解囊相助。不几日便募得1亿元,兑换成美金2000元。3月份,南京市长来到瑞士,购买了大量的奶粉、香肠、咖啡、牛肉、黄油和果酱,用4个大包裹将这些食品寄给了拉贝。沈怡还表示,如果拉贝愿意返回中国,政府将为他提供住房和终身养老金。

  拉贝读完信老泪纵横,他对妻子说:“疾病、饥饿、苦难折磨着我,企图将我打倒在地,但这封信让我恢复对生活的勇气!”

  包裹很快领回家了,全家人围着拉贝,孩子们激动得满脸通红,拉贝用颤抖的手拆开包裹,一样样地拿出来:奶粉、香肠、牛肉、奶油、果酱……

  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拉贝将食物分给了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份食物。孩子们抱着他们的食品罐敲击着,吹呼雀跃。拉贝看着眼前的一切热泪盈眶,他对孩子们道:“现在发生的一切告诉我们,不管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善良!”

  镜头切到书房,儿子奥托-拉贝看着拉贝道:“中国政府请你到中国安享晚年,真的不考虑一下吗?你不是一直想回中国去看看吗?”

  拉贝笑了笑,轻声道:“这是中国人伟大慷慨的表现,但现在我太老了,如果还有能力工作,可以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我是一定会回去的。”

  拉贝走到书柜前,将早已整理好的日记《轰炸南京》取出来,放在儿子的面前:“我已经老了,恐怕活不了多久了。这本日记你来保管,里面记载了1937年到1938年南京城发生的事。如果有一天东瀛人否认他们在南京城犯下的罪行,你就把日记拿出来。”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