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6章观海楼摘帽_穿越八零多张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娜负责协调京城这边的人员安排,吃喝拉撒,胡星河暂时回不来,观海楼的摘帽问题就得龚雪和龚莉来跑。

  这个摘帽问题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了很多的利益牵扯。

  比如观海楼每年给街道上交的管理费,可不是当年说的几千块那么简单了,如今已经上涨到了每年五万块了。

  你想想,街道能轻易的把这块肥肉吐出去吗?

  再有就是街道就业问题。

  由于这几年观海楼发展的越来越大,就业的岗位也越来越多,安排了很多待业青年和关系户,如果企业一下变更了所有制,成了私人的,那这些人怎么办?

  以前企业是集体的,干好干坏都没什么,最多被领导说一顿,连骂人都不敢,更别说开除了。如今要是私营企业,说开除就开除,那还怎么浑水摸鱼啊?!

  最重要的是,街道以后报销找谁去?街道上的奖金谁给?

  你就说有这些利益的牵扯,能让你轻易的脱离掌控吗?这个帽子戴上容易,摘掉难哪!

  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讨解决的办法。

  一九八八年,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颁布了,处于灰色地带的私营企业始得合法地位,这会儿才有人开始以私营企业的名义做生意。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创办企业的时候挂靠国营和集体,成为戴红帽子的企业,就是为了做生意方便。

  大家都关心戴帽子,还没有几个人关心摘帽子的事。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企业开办的钱都是个人的,我就是借集体的名义办个执照而已,这企业能不是我的吗?这可不好说,说这个企业是集体的就是集体的,你都没法证明这个企业是你个人的。

  当初很多人办挂靠企业的时候,就没想到留下字据,谁都没想到企业办着办着就成了别人的了!

  观海楼既是一个典型,却又与众不同。

  说是典型是因为它就是红帽子企业,明为集体实为私营。说它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当初胡星河留着心眼,他留下了证据。

  一个是与街道签署的协议,明着是签署的合作协议,实际是所有权的界定。

  协议上明确了谁出资,谁出名。

  第二个证据就是往企业账户里注资的银行凭证,是老太太亲自去银行存的钱,有章有签字。

  第三个有当时街道上给开的证明,说明成立企业的初衷和原始资金来源,与街道的关系。里面明确说明了,企业为赵桂芝独立投资,独立经营核算,独立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街道不参与经营,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只提供企业注册需要的相关手续和文件。

  有这三个证据,观海楼和那些没有丝毫准备的戴帽企业就不一样了。

  当初私营企业条例出来了之后,那些戴帽企业根本就没想过去摘帽子,把所有制改回来。

  当时胡星河也不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