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7章 羊毛不能出在羊身上_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涂掉郭允厚名字的这件事,朱由校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反而从桌角又拿出了一份折奏递了过去。

  “好好看看这个。”

  “吴淳夫在山西铺设的水泥路,你是见过的。”

  “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年前无法铺到京师,可待来年开冻之后,最多一个月就能完工了。”

  “当时和水泥路一起铺设的,还有一条并行的碎石路基,这一点你也是见过的。”

  “这折子是吴淳夫一个时辰前刚送过来的,说是郑村坝厂区那边,已经试制出了合适的铁轨。”

  “有了这东西,火牛的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吴淳夫向朕请奏,想要将铁轨和水泥路一起推广至至两京十三省。”

  “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看着奏折上的那一个个数据,郭允厚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这和折子上的内容相比,那个阁老的名头,瞬间就不香了

  火牛的速度,可从每个时辰八十里,提升至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

  牵引板车数,可从原本的两节,提升至八节!

  但每节的载货量,依然是五万斤!

  也就是说,有了铁轨之后,将火牛从履带变成钢轮,不止是速度快了百分之五十,运输能力更是从十万斤直接飙升到了四十万斤!

  唯一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火牛的提速会变慢,制动距离也会变的更远。

  但是,这些是问题么?

  完全不是!

  大明现在其实最不缺的,并不是粮食。

  海中有鱼,南方有米。

  这几个月以来,单单从朝鲜送往山西的鱼干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万斤。

  而这里面最大的问题,便是沿途损耗。

  抛开海路不算,鱼干在登州上岸,再送到太原,有将近三千里的路程。

  役夫推车,一天也就几十里。

  走完这些路,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这一个月多里,役夫总得吃喝,单单这一路上的人吃马嚼,就至少得用去三成!

  若是换成铁轨

  路线是固定的,火牛可以时刻不停的行驶。

  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一天便是一千四百四十里。

  两天多点就能跑完!

  就算中间需要停靠,补给煤石和水源,最多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翻个一倍。

  五天,足够了!

  这中间节省下来的,不止是粮食,还有人工。

  到那时,原本用来拉车的役夫,完全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用人的地方。

  那三大工程,有再多的人都能吃下!

  还有南方的稻米

  大明之南,暹罗等地,几乎都能做到一年三熟

  以往派人去买,能运回来的,连一半都不到,大部分都在沿途消耗掉了。

  如果有了铁轨

  想到这里,郭允厚立刻就心动了。

  但他并没有武断的做出选择,而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面看。

  按照陛下的一贯作风,这件事,绝没有那么简单!

  每米铁轨,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