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制瓷_穿成皇子种田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制瓷

  纪衡约很快带着制瓷的匠人回来了。

  这些制瓷的匠人都是兰界县的人。

  在这个交通不便利,商业不发达的时代,技术的传承大多依靠师徒模式。

  制瓷也是如此,从邑涞郡有了第一代制瓷人开始,这种技术就从未传出过兰界县。

  更确切地说,从未传出过兰界县宁口镇,整个邑涞用的本地瓷器都是这个镇所产,可见这个地方的产瓷盛况。

  纪衡约把制瓷的匠人带了过来,也带了他们制造出的瓷器过来。

  这都是乡野瓷器,手艺非常一般,并不算匀净透亮,也上不得贵人的桌上,郁徵把玩片刻,还摸到了几个疙瘩。

  唯一的优胜之处便是技术成熟,规模大。

  郁徵问匠人们:“你们烧瓷,用的土从哪来?”

  匠人们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大敢回答。

  大部分百姓都表示满意,非常爽快地将青粮粮草卖回了郡王府。

  他现在的重心放在青粮粮草上。

  今年春天的时候,他们把一批青粮粮草种子送到了民间,由百姓种植。

  其中一人站出来说道:“回郡王老爷,我们从山上挖的土,就是宁口镇东边的那些山。”

  郡王府的侍卫将各种青粮粮草收回来,也按品质不同,给百姓不同的价格。

  还有人仔细嗅闻,若不是当着郁徵的面,他们甚至想舔一舔。

  郁徵:“我请大家过来,就是想请大家用这样的泥土做瓷器。既然大伙都觉得土好,有意愿者,可找侍卫报名,留在王府里,试着将这批瓷器烧出来。”

  烧制瓷器需要一定的时间,光是这些瓷泥阴干制坯上釉等步骤就需要两个月,郁徵也没有很着急。

  他们小心地看着郁徵,想上手摸这些泥土,又不太敢。

  最后发现一大堆青粮粮草中,没有任何一家种出来的青粮粮草能比得上郡王府出产的粮草。

  这个时代,匠人的地位还不如农民,能得到在王府里烧制瓷器的工作,许多人立即抓住机会报名。

  郁徵:“十成粗土之中,能出几成可用来制作泥坯的陶土?”

  侍卫们二话不说,把提前准备好的泥土搬到匠人们面前。

  郁徵让人把粮草运回来,亲自查验。

  郁徵仔细看过,这些泥土比较糙,捏起来颗粒感很明显,怪不得烧出来的瓷器有鼓泡。

  郁徵:“也就是说,你们从山上淘到的土都比较粗?”

  郁徵笑:“用这些泥土做瓷器如何?”

  匠人大着胆子:“回郡王老爷,我们从未见过这么好的陶瓷土,草民敢说,若用这样的陶瓷土作瓷器,一定能做出十分精美的瓷器!”

  匠人们面色各异,齐声应是。

  除此之外,青粮粮草的口感也好,牲畜爱吃,吃得很欢。

  纪衡约跟着郁徵一年多,对手上的事越发游刃有余。

  匠人:“正是。”

  郁徵看过泥土之后,对侍卫们道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