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道爷_穿成皇子种田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道爷

  左行怀的铠甲还没做好,邑涞郡基本全郡的稻子便已经开始黄了。

  邑涞郡还算大,不同县之间的气候略有区别,稻子黄的时间略有区别。

  郁徵开始关注起收稻子的事宜。

  若他没记错,收稻子得要稻桶,收完稻子后,直接将稻子放到稻桶里摔打,将稻粒摔出来。

  就不知道这个时代收稻子还是不是这个收法。

  现在杂事颇多,他还从未关注过这个方面。

  现在注意到了,郁徵召周兆询问收稻子的事宜,从人手到工具,再到晒稻子的稻场,事无巨细。

  周兆是正儿八经的农官,对这些都熟,告诉郁徵道:“现在邑涞郡用的还是木稻桶,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稻桶,不会耽误农收。”

  “每捆稻谷要放到稻桶里摔打几下,才能将谷粒摔出来?”

  “每捆稻谷摔打几下?”周兆想了一下,“二三十下总是有的,我们这里的稻谷还算好摔。”

  在全郡热闹抢收的时候,龙道南县,双头山镇,入清观。

  郁徵问完收稻谷的情况,又问晒谷场。

  郁徵点头表示知道了,又问:“往年种的稻谷应当没今年多?今年那么多稻谷,能否保证秋收,人手不足要如何?”

  邑涞没有用石灰、石板铺稻场的条件,稻场是一块泥地,很干净的黄泥地。

  这个时候,基本是全年最累的时候,不过也是全年吃得最好,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周兆不仅对农事熟悉,对记载了农事的书籍也熟悉,见郁徵对此感兴趣,他还特地推荐了相关书籍。

  若有人想请抢收队帮忙收稻子,只需按市价付铜板便是,手头拮据的话,用稻谷抵也可。

  收完水稻,许多人家会再种一茬水稻,也有人会种菜或者粮草,故在收水稻的时候也叫双抢,抢收抢种。

  郁徵估计有些人会忙不过来,还特地派出了府里的侍卫作为抢收队,与稻子的主家一起抢收。

  今年邑涞郡大部分地方都开了荒地出来,种的稻子也多了不少。

  只要不遇上刮风下雨,稻粒就不至于落在地里。

  “何事?”道观里走出个穿着破布道服的道人,“可是要看诊?”

  这个时候,不仅农家会将这件事放在第一位,县里的商家或书院,也是要让青壮回去帮忙双抢的。

  抢收队的价格收得很公道,郁徵将人派出去只为弥补一下市场的空白,为百姓提供便利,没有挣银子的想法,当然,也不会吃亏便是。

  郁徵没想到还有书籍可看,欣喜之余,对周兆也高看了一分,这位确实是很实在的人才。

  一个穿着褐衣草鞋的农汉抱着个包裹匆匆走进道内,进门便问:“道爷可在?”

  周兆道:“因每家的稻谷成熟时间不一,谁家的稻谷熟了,都叫村邻与亲戚一起收,这样一块块稻田收过去,你帮我,我帮你,互相帮忙,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