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贡田_穿成皇子种田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嘴里一塞,干嚼几下,用力咽入腹中。

  一新一旧的墨迹,十月这封折子的字迹要更狂放风流一些。

  片刻后,融在水里的墨扭动起来,慢慢覆到黄符上,形成一行新字:【不必再理,依规即可】

  玉架上方挂着古朴的木牌,上面写着本架上奏折的内容——奏事奏折、请安奏折、谢恩奏折……

  等关上门,他却并未坐上马桶,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张写满字的黄符浸在水盆中,黄符上面赫然写着:【徵递折,已压下】

  同伴的注意力都在脚下,谁也没发现,他趁这个空档,将最上面那本折子往下面一塞,摆在最上面的,赫然换成了另一位宗室的折子。

  两个多时辰过去,天色渐暗。

  装着折子的托盘被送到乾安殿里。

  详细非常,令人一目了然。

  谁也没看到,某个太监在抱一摞折子的时候,借着袖子的遮挡,手一抽一放,某本被刻意压在底下的折子又回到了最上面。

  穿行的官员按规矩去查看玉架上的奏折。

  中年天子往后靠,靠在躺椅上,闭着眼睛道:“读宗室的折子。”

  天子打开奏折,一目十行地看过去:“这是老五第一次上折子?”

  这是让以后不必动手脚的意思。

  文书官们整理完折子,由当值太监带着御林军将折子用黄绸托盘托着,送去乾安殿。

  那名险些摔了的文书官借解手的名义,离开文书殿,去恭房。

  水盆里的墨水牢牢附在黄符上,文书官将符纸捞起来,水盆里又是一盆干干净净的清水。

  他抱着折子去案桌上,在将折子放到案桌前的一刻,他的脚踢到案桌,身形一个趔趄,险些摔出去。

  文书官紧紧盯着水盆,大气不敢出。

  天子发话,郁徵六月份送的那封折子很快被送到了天子案桌上。

  天子的目光落在折子上,神情微顿,接着往下看。

  六月那封折子后面有辅政殿的蓝批,大意为天子没有发话,底下不敢擅专,故依照旧例,无法给郁徵提前发年俸。

  天子问:“郁徵那边现下如何?”

  大太监道:“司信殿递的消息,五殿下率人在府中种了一种叫‘青粮’的作物,以此换银,维持生活。”

  天子:“邑涞郡的税银何在?”

  按大夏律例,郡王可得当地一半税收。

  大太监:“邑涞郡去年与今年春都遭了水灾,郡守缪钟海上折请求挪用税银救灾,本地税银不够,还向邻近两郡借了些。”

  天子微微颔首:“朕想起来了,难怪。”

  天子说着,提起笔架上御笔,蘸朱砂在奏折上写了两行字:“将邑涞郡的宗室贡田给老五先种着,让他们快去办,莫耽误来年春耕。”

  大太监双手捧着未晾干的奏折,递给小太监,小太监捧了,倒退着出去,很快送到该送的地方去了。

  左行怀派人用快马将寿礼送到京都,足足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