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外卖配送,蓉城首创_惊!村长儿媳新婚夜换人来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一标识和规格的外卖盒。

  连跑腿小哥,都是穿的百味斋的统一制服。

  这高规格的服务水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包装,和便捷的操作方式,简直闪瞎了一众人的眼。

  这种模式,相当于在蓉城的餐饮名店里“掐尖儿”,尚属行业首创。

  一时间,哪怕价格不便宜,也还是有很多不差钱的人,对此趋之若鹜。

  餐饮是传统行业,重要的是复购。

  这点同样适用于预制菜,但前提是菜品好吃,最好还能吃出锅气,满足食客对堂食的念想。

  这一点,经过姜甜甜和二柱一段时间的琢磨和改进,百味斋的预制菜,全都做到了。

  特别是一些条件不错的双职工家庭,不仅能及时满足口腹之欲,还能给他们省下了不少家务工夫,这让他们渐渐变成了百味斋的长期固定客户。

  外卖配送,逐渐变成了百味斋的一项非常赚钱的业务。

  茶家村现在每天运送松茸的小货车,不仅装松茸,还会装很多茶家村的各种农特产和时鲜。

  百味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阶段,现在逐渐掌握了蓉城人的口味密码。

  除了卖提前准备好的半成品预制菜之外,现在又增加了不少原始食材。

  比如,茶家村的老树红茶,各种晒干的野生蘑菇,村里牧民人家自己做的酥油,奶渣子,牛肉干等。

  用村里古井卤水点制的豆腐,还有二次加工成的熏豆干,血豆腐,干豆腐,豆腐皮,油豆腐等。

  村里小磨坊自己加工出来的小磨香油和芝麻酱,全部是用纯正的芝麻磨出来的,一点别的都没有掺杂。

  盖子一打开,浓郁的芝麻香都能传出老远。

  此外,蓉城人还特别喜欢吃腊肉腊肠腊鱼一类的,特别是腊肠,家里有条件的,几乎每年一入冬,都要做上一些,以备明年能解解馋。

  但这个年代的肉,并不能敞开了供应。

  很多人家,一条腊肉,都要吃上好久。

  可茶家村不缺肉啊,姜甜甜直接带话给茶承业,跟村里购买了一批腊肉腊肠腊鱼,甚至还有腊鸭腊鸡。

  把村里的存货,都消化得差不多了。

  她甚至还盯上了家家户户留待年底宰杀的大肥猪身上,直接先预订了一批。

  ……

  姜甜甜找人印了一本产品小册子。

  其实上面内容很简单,前面是各种预制菜的照片和菜名,后面是茶家村的各种农特产。

  所有上门堂食的客人,还有买过预制菜的客人,都送上一份。

  姜甜甜还让姜利民和姜丰民,帮着发了些。

  阮静的内衣门店那边,也帮着发了不少。

  效果看起来很不错,很多人都是顺着产品小册子,找到店里,点名要买东西的。

  茶家村的小货车,每天都装得满满当当的,就这,还供不应求。

  陡然增大的工作量,累得小六他们几个司机,简直要怀疑人生。

  光百味斋每天的用量就不小,更何况还要往外卖?

  这还是在姜甜甜,偷偷往里夹带了不少私货的前提下,可想而知,市场上,对于高档食材餐饮的需求量,有多大?

  这让姜甜甜,更加坚定了,要在茶家村扩大规模种植的决心。

  小六有一天回村后,瘫在椅子上,跟村长抱怨,“承业叔,我以为等松茸季一过,自己就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呢。”

  “现在看来,这假期,遥遥无期了。”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