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5.温州模式_回到过去当富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察工作还在继续,郑山此时来到了一家冶炼厂,这是溪水银行投资的一家企业。

  不过不是在京城的俱乐部那边投资,而是在温州这边,是鹏城那边溪水银行投资的。

  现在的温州还远远没有后世那边繁华,甚至都称得上是穷苦。

  温州三面环山,且多为山高壑深,瓯江和飞云江拦腰横截,行路难不输蜀道。

  并且温州直到一九七八年为止,国有资产的投资也仅仅只六亿,大型国营企业更是一个没有,市属1000人以上的中型国营企业只有冶炼、矾矿、日陶、面砖等7个,500—1000人的企业也不过区区20个。城市面貌残破不堪,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以至于“姑娘、小嫂挑着粪桶满街跑”一直是温州人羞于启齿的心头之痛。

  不过就在前不久,《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报道《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温州的启示》。文中指出“温州市农村家庭工业蓬勃兴起,短短几年,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温州的家庭工业正式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

  这家冶炼厂是属于国有企业,不过效益实在是太差了,上面原本是有意将他合并或者出售,再或者直接关停都行。

  实在是每年亏损太多了。

  不过关停一家国有企业关系到太多的事情了,首先就是工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冶炼厂这边上面先是给换了一个厂长,看看效果,如果实在不行,那就真的只能合并或者出售,要是这都不行,只能关停了。

  这个厂长叫做杨飞,三十来岁,算的上是年轻有为,他来到这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将厂子里面所有的资产做出了一个总结。

  另外就是对厂子的工人技术做了一个详细的评估。

  最后拿着这些东西,找到了溪水银行。

  最终也说服了溪水银行,拿出十万美元出来,占据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这钱其实并不多,对于这个冶炼厂来说,其实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只是杨飞看中的不是这点钱,而是溪水银行这边的渠道以及服务。

  很显然,他这步棋走对了,再加上他的能力确实非常不错,短短一年的时间,厂子就已经摆脱了亏损的状态。

  虽然暂时还没有盈利,但距离真正盈利已经很近了。

  这天杨飞在得知溪水银行的大老板要过来考察一下,早就做好了准备。

  不过当真的看到郑山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愣神。

  其实不管是谁,只要是没听说过,或者没见过的,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首先就是郑山的年纪,其次就是郑山的样貌。

  国内谁也想不到,已经在国际上打出名号的溪水集团居然是一个华夏人所有。

  “老板。”看着溪水银行的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