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东方有佳人_纣王传之暴君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守西方,鼓励农桑,减除赋税,修缮法纪,励精图治,终将他父亲留给他的一个内忧外患的方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修齐治平。如今西岐城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派世外桃源的境况,又懂防范边防,将犯边的戎狄部落多次打得落花流水,护国保民,获得西岐百姓的一片爱戴;南伯侯鄂崇禹,替商王镇守南方,生性向善,不喜杀生,是第一个废除奴隶制度的方国首领,此举饱受帝乙国王的质疑和不满。父亲常说,鄂伯父乃仁者慈心,空有一个好名声,南方夷族各部的叛乱乃各方国中动乱最多的地方便是很好的说明,若不是鄂伯父对商朝忠心耿耿,其子鄂顺少年英雄,治兵有方,帝乙国王怕是早就废了他伯侯的称号,将他从盘龙城内赶出了;北伯侯崇侯虎,替商王镇守北方,其方国都城——崇城,建于黄土高原之上,俯瞰中原,居高望远。崇叔伯治兵甚有韬略,其训练的军队,是商王扫荡四方叛乱的中坚力量,然其自私自利,搜刮黎民百姓大量民脂民膏用于享乐,又抓壮丁献与王国补充军队,以获得帝乙国王封赏,弄得方国城内人心尽失,却又敢怒不敢言,在对待戎狄部落的态度上与西伯侯姬昌素有不睦,面和心不合,互撕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至于说到东伯侯姜桓楚,一丝骄傲的微笑出现在梓卿的脸上,其父在方国的美名只怕与西伯侯姬昌有过之而无不及吧。与那从外界听来的传说相比,父亲的功绩可是真真切切能看在眼里的。与天斗,黄河水泛滥,父亲三年不回伯侯府,与百姓一同抵御水泛之灾,修造防水工程;与地斗,改进挖井修渠术,在夏季干旱季节保住农田谷物;与人斗,统摄七十二路诸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深得各路诸侯部落的拥戴。二五八中雯zōm如今流言四起,西伯侯姬昌恐有不臣之心,父亲明确表态,挥戈相见之日,定披挂上阵,第一个举起讨伐乱臣的大旗。

  或许是受到了这乱糟糟的时局影响(闻仲太傅于不日前攻陷了青丘国),近期好多修道士取道温和城,于傍晚时分沿着苍山下的小路头也不回的往东走,他们准备离开商朝的管辖,到蓬莱岛去修仙,不再过问凡尘俗事。修仙?这是一条崎岖的长路,成与不成,皆是造化。他们每个人都心事重重,对未知命运的信仰,对当下时局的忧虑,间或有人提到诸神学院与诸神的门徒一类的事情,对梓卿来讲,这简直就是梦中的神话,痴人嘴里的呓语,当不得真数。

  越来越多的异乡人穿过温和城往东或往南方而去,战乱之地从来不是他们的安乐窝,普度众生从来不是什么己任,明哲保身意味着一切。

  神明抛弃了凡人,任由他们厮杀,这是一种惩罚,不忠于

  请收藏:https://m.shw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